微寄語
  享受當下,少些抱怨,生活會越來越多彩。
  周日早上,江帆開車出門,到上海的郊區去給家長上課。這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黨委書記,是一名兒科醫生。
  因為喜歡孩子,學醫的江帆選擇了兒科這個專業。兒科也被稱為“啞科”,對問題的分析和對疾病的判斷都需要醫生特別細心地通過觀察細節來完成。雖然做兒科醫生需要付出很多,但江帆覺得樂趣和辛苦成正比。“兒科醫生長壽的特別多,我想可能是因為孩子的笑容和感染力會讓你發自內心地開心。”
  讀研究生時,因為老師閑聊時說的一句話,江帆開始從事兒童睡眠研究。“其實很多研究都來自生活的體驗,和同事、家長、孩子的溝通。”因此,即使已經走上醫院管理崗位,江帆依然堅持每周出門診。“臨床是接觸家長和孩子的窗口,瞭解他們的想法,對我的科研和教學非常有幫助。知道他們焦慮什麼,我就知道自己搞研究應該往哪些方面努力。”
  經過對近3萬名0歲到18歲的孩子進行調查,江帆發現,兒童中存在夜驚、夢游、打鼾等各種各樣的睡眠問題。這些問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存在影響,卻始終沒有被重視。他覺得不能“為了做研究而研究”,江帆開始思考自己到底能做什麼。
  經過調查分析,他發現,放學時間早對孩子的睡眠時間沒有影響,而上學時間推遲則能明顯提高睡眠質量。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江帆關於學生睡眠的項目在上海的10所學校進行了試點。結果顯示,推遲1小時上學時間,孩子的睡眠時間平均增加22分鐘。最終,上海市政府採納了項目組的報告,從2007年起,所有學校上學時間推遲1小時。2009年再次評估時發現,孩子睡眠的質和量都有明顯提高。江帆還設計了一套青少年兒童睡眠健康習慣培養方案,在學業壓力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個體行為的改變改善睡眠質量。他把這次通過科研推動政府政策轉化的成功經驗寫成論文,發表在醫學界最權威期刊《柳葉刀》上,在醫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江帆深知,預防比治療更重要,而健康科普知識的傳播,也有利於醫患溝通。每到周末,除了給學生上課,江帆還常常走進社區、學校,給家長講授健康育兒常識。
  現在,江帆最焦慮的是“學醫的越來越少”。“其實各行各業都會遇到負面問題,重要的是擺正心態。積極的心態會引領你不斷往上走。”
  他希望,健康育兒常識的傳播渠道能夠更加多元和發達。“健康的養育方式讓孩子終生受益,而孩子是國家的棟梁。”江帆說,“也希望更多人能以學醫為榮,讓健康事業更好地發展。”  (原標題:江帆:讓孩子們都睡個好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x59oxzpc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